当前位置: 首页>新闻资讯>书法动态>兴来走笔如旋风——草书略谈

书法动态

兴来走笔如旋风——草书略谈

来源:汉丹云 发布日期:2022-05-23 阅读数:
粉壁长廊数十间,兴来小豁胸襟气。
长幼集,贤豪至,枕糟藉麹犹半醉。
忽然绝叫三五声,满壁纵横千万字。
     这是唐代诗人窦冀所作《怀素上人草书歌》中的佳句,描绘了唐代草书大家怀素和尚,兴致勃勃书写草书时的场景,同时点出了草书书写迅捷的特点。

怀素和尚画像
     草书是“篆、隶、草、行、楷”五种书体中的一种,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来。草书的出现,弥补了隶书书写速度慢的缺点,具有一定的实用性。同时草书还具有挥毫纵任奔逸、笔势狂放不羁,极具视觉冲击的艺术效果。

《自叙帖》局部,唐,怀素
诞生与发展
【隶草】
     早期草书初创时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,一般称作隶草。特点是突破了隶书的书写规矩,但仍保留大量的隶书笔法,属于隶书到草书的一种过渡。

西汉墓出土木简《神乌赋》(局部),隶草
     西汉墓考古发掘出土的木简《神乌赋》,开头字体偏向隶书,蕴含明显的隶书特征:俯仰有致方圆兼备,气度典雅刚柔适度。字形在隶书扁而宽的基础上有所突破,长撇大捺磔挑度极大,体势开张却潇洒别致,越往后草法味道越浓。
【章草】
    汉朝初期,民间约定俗成的草字数量增多,写法也逐渐统一,“章草”终于定型,也昭示着草书书体的诞生。东汉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“汉兴有草书”,“存字之梗概,损隶之规矩,纵任奔逸,赴速急就,因草创之意,谓之草书。”
    “章草”的特点是保留了隶书的部分笔法,却彻底打破了隶书的方整规矩,字字独立波挑鲜明,笔画钩连呈“波”形,其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。章草代表作品主要有吴皇象的《急就章》、张芝的《八月帖》、王羲之的《豹奴帖》等。

《急就章》局部,章草,三国,吴皇象
     《急就章》为三国时期书法家吴皇象所书,今有刻本流传。作品中章草和楷书各书一行,结体略扁独立而规范,笔含隶意多作波磔,字有牵丝法度鲜明,是公认的章草临习范本,对后世影响甚大。

《八月帖》局部,章草,东汉,张芝
     《八月帖》亦称《秋凉平善帖》,书体为章草,为东汉书法家张芝所书。该帖字字独立精劲圆润,字有牵丝顾盼生姿,收笔时多作点或捺点,或者回钩下连。南朝的羊欣在《采古来能书人名》称张芝“善草书,精劲绝伦”。

《豹奴帖》局部,章草,东晋,王羲之
     《豹奴帖》是王羲之唯一的章草尺牍,笔画顿挫有力连带自然,粗细对比强烈,有着浓厚的“隶意”,结字体势古朴,通篇节奏感极强,将笔画连笔、结字独立、波挑鲜明的章草特点,呈现得恰到好处,其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颇高。
【今草】
     后期章草继续演变发展,省减点画波磔,强化笔势牵连,书写更为流畅,字间牵丝连贯明显,更富变化更为自由,诞生了“今草”(亦称“小草”)。代表作有孙过庭的《书谱》等。

《书谱》局部,今草,唐,孙过庭
    《书谱》为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的代表作,现收藏至台北故宫博物院。卷中字形此起彼伏神采飞扬,笔势流畅洒脱,行笔中侧锋齐用,笔锋或藏或露,点画丰满圆转,轻重映带变化无穷,为后世临摹草书的范本。
【大草】
     到了唐代,书法家为抒发情绪,字形奇变百出,笔势连绵环绕一气呵成,更为放纵洒脱,诞生了“大草”(又叫“狂草”)。代表作有张旭的《古诗四帖》,怀素的《圣母帖》、《自叙帖》等。

《古诗四帖》局部,狂草,唐,张旭
   《古诗四帖》是唐代书法家张旭的狂草代表作,现为辽宁省博物馆所藏。其笔法涩中求畅,侧笔中锋,奔放连绵灵动多变。字体宽博结字高古,因势成形气势雄浑,极具视觉冲击效果。书法家董其昌评价其“有悬崖坠,急雨旋风之势。”被后人赞誉为狂草中的巅峰之作。

《圣母帖》局部,狂草,唐,怀素
    《圣母帖》为怀素晚年时期的作品,其点画简约凝炼,笔法圆转应规入矩,较少牵丝连绵。平淡中见功力,圆融中见规矩,是怀素晚年难得的佳作之一。
     狂草成型后逐渐脱离实用,偏向艺术创作,成为书法家艺术创作的重要书体之一。虽书写迅捷但难写难认,无法取代行书、楷书,成为社会的主流书体。
【其他草体】
     除上述草体外,书法家们还进行了大量的开创性探索,比较有名的有东汉张芝所创的“一笔书”,代表作有张芝的《冠军帖》,王献之的《中秋帖》等。

《冠军帖》局部,草书,东汉,张芝
    《冠军帖》,又称《知汝殊愁帖》,传为东汉张芝所书。整帖用笔酣畅狂放方圆兼施,线条曲直互生刚柔相济,结体奇险而不狂怪,字间连绵纵横,行间飘忽呼应,字体收放有度,使转法度严谨,是张芝“一笔书”的代表作。

《中秋帖》局部,行草,东晋,王献之
    《中秋帖》,又名《十二月帖》,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所作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《中秋帖》通篇开合有度气势磅礴,笔势迅猛气贯如虹,线条饱满连绵如带,转笔圆转外拓提按自然,字形斜正相倚,字距布置紧密,整体顺畅空灵,用墨巧妙自然,是王献之“一笔书”的代表作。
书体特点
     草书虽从隶书演变发展而来,但与隶书区别较大,有其独有的书体特点,书写临习时需仔细体会把握。
     1.笔画简省。草书是为追求书写迅捷而诞生的,书写时笔画按照规则进行了大量的简省。
     2.点符替代。用点画和符号替代某些偏旁或结构,是草书的又一特点。
      3.连带夸张。草书与行书一样有牵丝连带,但幅度更大更为夸张,字间联系更紧密,不仅书写快捷,而且更能直观表达书法家的情感。
     草书书写迅捷,艺术性观赏性强,但辨认较难书写不易。建议初学者选草楷双体的名帖逐字练习。如:王羲之的《草诀歌》、吴皇象的《急就章》等,或者有楷书注解的草书字帖,易于上手。

《草诀歌》局部,草书,东晋,王羲之
草书价值
     草书作为艺术性超强的书体,是众多书法家创作的钟爱。但因种种原因,留传至今的草书古帖纸本较少,公开拍卖的更为稀少。
     2019年6日21在江苏和信2019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,有“近代草圣”之称的林散之177.5×95.5cm的草书中堂作品,以437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卖成交,位列拍卖榜第二,草书作品的收藏价值可见一斑。

《卜算子咏梅》(大中堂)局部,草书,近代,林散之
草书名家名帖
     草书历经数千年演化,诞生了诸多名家名帖。小编选择其中一部分,与书友们一起欣赏学习。

《远宦帖》局部,草书,东晋,王羲之
     《远宦帖》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品之一。作品通篇线条连绵畅顺,如瀑流之激荡;用笔细腻丰富,折顿提按明显,线形棱角突出;字体间错落穿插、上下移位,显得虚活灵动生机盎然,彰显了王羲之深厚的草书功底。

《游目帖》局部,草书,东晋,王羲之
     王羲之《游目帖》现藏日本广岛安达万所藏,是王羲之信札中字数较多的一件。此帖书法妍美而不柔媚,矫捷而不轻佻,求雄强而不强作怒张,得巧妙而不矜持造作。明方孝孺称赞云:“《游目帖》寓森严于纵逸,蓄圆劲于蹈厉,其起止屈折,如天造神运,变化倏忽,莫可端倪,令人惊叹自失。”

《平复帖》局部,草书,三国,陆机
     《平复帖》是陆机写给多病友人的一封信札,据传是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。作品结体瘦长,书写简便率性,没有循规蹈矩。书写时将章草横展的笔势变为纵引,字态也因势而变,显得开阔疏朗。《平复帖》的书写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,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,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
《诸上座草书卷》局部,草书,宋,黄庭坚
     《诸上座草书卷》为北宋书法家黄庭坚晚年所写,为其草书代表作之一,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。全帖深得怀素草书遗意,如龙搏虎跃而又圆婉超然,纵横之极,而又笔笔不放,取势侧欹左右开张,墨色枯润相映,布白天趣盎然,可谓气势豪迈,超凡脱俗,似有禅家气息。

《伯充帖》,草书,北宋,米芾
     《伯充帖》为北宋书法家米芾所写信札,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。因是信札,故米芾书写时十分随意,但用笔迅疾、力沉奇倔,欹侧取势而无霸气,转折间多机巧锋芒,笔势放的开收的住,可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,体现了米芾的扎实功底。李之仪评米芾:“超轶绝尖,不践陈迹,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,而绝出笔墨畦经之外,真一代之奇迹也。”

《草书纨扇》,草书,北宋,赵佶
     宋徽宗赵佶书写的这件草书纨扇,是一件非常罕见的团扇书法作品,现藏上海博物馆。作品线条细瘦刚劲,同他的“瘦金体”楷书一脉相承,但比其用笔更为爽快、洒脱,笔势圆转流畅,打破了楷书那种匀称整齐的单字排列组合方式,越发显得活泼灵动。

《临阁帖轴》,草书,明,王铎
     明代王铎创作的《临阁帖轴》,用笔沉着痛快,纵横跌宕自然出奇,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。线条上遒劲苍老含蓄多变,于飞腾跳掷中彰显特殊个性,笔墨上时浓时淡,大胆制造线条与块面的强烈对比,形成一种强烈的节奏,极具视觉冲击。

《草书诗轴》,草书,明,徐渭 
   《草书诗轴》为明代书法家徐渭的草书代表作,作品乍一看笔墨恣肆、满纸狼藉,细品则字字辗转腾挪跌宕起伏,通篇一气呵成,更显气势磅礴。八大山人朱耷、扬州八怪郑板桥等书法大咖皆是徐渭的拥趸。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在提到徐渭时曾说:“恨不生三百年前,为青藤磨墨理纸。”足以说明徐渭对后人影响之深,艺术水平之高。 
草书笑谈
【白字先生】
    有个训蒙先生好读白字。他与东家谈好了的:他当塾师,每年租谷三石,伙食四千。如果教一个白字,罚谷一石;教一句白字,罚钱二千。他到书馆后,有一天与东家在街上闲走,见石刻“泰山石敢当”,便误认“秦川右取当”。东家说:“全是白字,罚谷一石。”

《出师颂》局部,章草,西晋,索靖
     回到书馆,教学生读《论语》,他把“曾子日”读作“曹子日”,“卿大夫”念为“乡(繁体为“鄉”)大夫”。东家说:“又是个白字,三石租谷全罚,只剩伙食钱四串。”一天,他又将“季康子”读作“李麻子”,“王日叟”读作“王四嫂”。东家说:“此是白字两句,全年伙食四千,一并扣除。”
     先生无奈,作诗叹道:三石租谷苦教徒,先被“秦川右”取乎。一石输在“曹子日”,一石送与“乡大夫”。四千伙食不为少,可惜四季全扣了;二千赠与“李麻子”,二千给与“王四嫂”。
【亦自不识】
    北宋时期,士人张商英官拜丞相,人称“张丞相”。其素好草书而不工。人皆讥笑之,丞相自若也。一日得句,索笔疾书,满纸龙蛇飞动,使侄录之。当波险处,侄惘然而止,执所书问曰:“此何字也?”丞相熟视久之,亦不自识,诟其侄曰:“汝胡不早问?致予忘之!”

《十七帖》局部,草书,东晋,王羲之
结束语
     “兴来走笔如旋风,醉后耳热心更凶。”“隶篆章草行墨去,青白雀武让九宫!”书法家们通过诗书把自己的豪迈洒脱彰显无遗。书友们如若有兴致,不妨磨墨濡毫,在草书的领域里浸淫一些岁月。待到学成之日,研磨挥毫笔走龙蛇,一抒胸中情怀,体会一把古人的那份豪迈与洒脱!
  • 汉丹云科技